“你好特别”,诈倒一片伪文青 当前热闻

“你好特别”,诈倒一片伪文青

“你好特别,你和我认识的男生都不一样,你给我一种疏离感。”


(相关资料图)

“你想要一点刺激,一点危险,一点捉摸不透,甚至是一点折磨。”

这段以“你好特别”开头,用抽象的语言描述某个人身上的孤独感的文字,不是哪本青春伤痛小说的片段,而是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的“你好特别”文学。

网友整理的“你好特别”文学全文。(图/@辰不然)

这段话乍一看的确很文艺,但认真读来就会发现它经不起推敲:辞藻堆砌、描述笼统模糊、语言浮夸做作得让人尴尬——一般人怎么会这样讲话?

但如果你把这段文字发给某些自以为是的人们,不出意外的话你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真的吗?你好懂我!”

测试全网文艺男的“你好特别”文学,主打一个先戳中你的心巴,再摔碎它。

你好特别,谁当真了

“你好特别”文学最初具体由谁写出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明确的是,这段文字的初始发明者是文艺青年。准确点说,是男性“伪文青”。

他们往往仗着读过几本书,就摆起了文艺青年的架子,并期待以此吸引异性的关注和崇拜。

最怕伪文青告诉你他动了心。(图/《爱情公寓》剧照)

小众音乐和电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谈资,孤独、忧郁是标榜自己清高的最好标签。

当聊天深入之后,他们会深情地流露出自己“难得”的感性,给予“耐心”倾听他的朋友一句夸奖性质的“你好特别”,言下之意是只有你能听懂我的语言,我愿给你我的认可,这并不容易。

殊不知这样的深情表白在对方眼里,像极了一个用力过猛的小丑。

别挡着姐独自美丽,谢谢。(图/《爱情公寓2》剧照)

因此,为了“以牙还牙”,广大网友把“你好特别”文学反用在他们身上——对你使用同样做作的语言,你自己悟一下什么感觉吧!

没想到,他们不但没悟出来,还以为自己的人设已经成功立住,遇到了知音。

普信伪文青们的沾沾自喜,成为了“你好特别”文学中最具讽刺意味的点。

“天赐的礼物”,绷不住了。(图/@天的那一边其实什么都没有)

而“你好特别”真正火起来则是因为网友玩梗晒出的各式各样的回复。

一位女生将“你好特别”文学发给了自己的男友,以为他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网上复制的,没想到男友竟然走了心,跑到没人的地方哭起来。

“他说第一次有人和他说这种话,他本以为不会再遇到懂他的人了。”哭完之后,男友还真情实感地给她写了一大段回信。

回复的真诚程度可以打满分。(图/@2023顺风顺水)

有人将这段文字翻译成英文后发给了外国朋友,意料之外地收到了认认真真的逐条回复。

果然“你好特别”的魔力不分国界。(图/@Sarah和狮子)

在这场对话中,AI仿佛拥有了生命。(图/@故园无此生)

除此之外,“你好特别”的大学生版“我听说过很多人说自己DDL很多,而你的DDL才是真的多”和打工人版“我觉得你身上有一种疲倦感,一种睡不醒的感觉”也被陆续创作出来。

一时之间,全网都被“你好特别”戳中了肺管子。讨论度变高了之后,这个小众玩笑开始被发送给身边的亲人、朋友们。

大多数人选择发给伴侣,而晒出的大多是真诚、走心的回复,发送者乐得向大家表示对方“上钩了”,或者“Ta好爱我”。

要是尝试发给家里人,家人更可能的反应是先紧张一阵,再三确定文字没有发错后,表示自己十分感动,有空一定要坐下来好好聊聊。

最让人感动的,是亲人将你随口说的话当了真。(图/@天上小团月)

但有时也能见证“魔法打败魔法”的现场:一句反问“又是哪里抄来的段子?”让发送者笑着破功,晒出几条互怼的回复之后,大家一笑而过。

看来,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逃不开“你好特别”文学。

一场双向自恋的游戏

看多了各种情景下的“走心回答”,不禁疑惑这样毫无来由且假大空的文字,怎么就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呢?

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或许能解释这种现象。

1948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心理学现象,即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当实验者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这几个关键字,其实就表达了全文所有意思。(图/微博网页截图)

星座、塔罗牌、生肖如此,“你好特别”文学亦然,这段文字中本身就存在一些所有人都拥有的共性。

“想要一点捉摸不透”——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想要追求刺激的心理;“你的外界有一层保护膜”——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社交界限。

陷入巴纳姆效应后,对信息的部分认可会产生对整体信息正面评价的错觉,从而引发认知中以偏概全的“晕轮效应”。

看到一个特点,就以为那是全部了。(图/《马男波杰克第一季》剧照)

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谬误,信息的接收者总是会倾向于接收整体的信息,然后不断从中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来说服自己,而信息的对错,这时已经被抛在脑后了。

在“你好特别”文学中,被多次强调的“孤独”不但是所有人的共性,还往往作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出现。

人人都想成为特别的人,而表示自己“孤独”,似乎就能在人群中找到自我认同和特殊的身份感。

因此,就算这段文字并不完全说中Ta的心事,接收者还是会很自然地在文字中搜肠刮肚地找出与自己契合的点,并说服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这段话用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成立。(图/@靠谱的靠靠)

再加上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力是唯一的。当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感性的语句上时,人的理性也会暂时地离开意识判断的主导地位。

所以对方看不出来这是复制的文字,也可能是因为Ta 处于感性思考之中,并没有仔细思考与判断而已。

“你好特别”文学出现的初衷是为了嘲讽那些自恋油腻且不自知的伪文青,但如今的玩梗却将一众真文青伪文青甚至“无辜群众”都囊括进去了。

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图/微博截图)

正因如此,将“你好特别”文学玩脱了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也不难理解,明明是玩梗者将对话的中心让渡给对方,故意引发他们的感性思考与行为。

当接收者以为自己内心隐秘的角落被敏锐地观察到时,却被告知这只是复制粘贴的文字。

自己真情实感的回复成为了供人取乐的笑料,又怎会不难过呢?

“你好特别”文学,使用有风险。(图/《甄嬛传》剧照)

一旦玩笑过度擦枪走火,懂的和不懂这个梗的人都成为了小丑。

前段时间,充满爹味的“让我考考你”让大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爹味携带者(不分男女,但男性为主)总喜欢出题考试、教别人做人,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自大与傲慢。

他们渴望占据对话中的高位,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要“掌权”,自己要表现得更加优越。

而如今的“你好特别”文学,也从当初的玩梗与反讽逐渐变成了向身边所有人无差别发送的“测试题”。

用一段抽象的话语来鉴别对方是否“伪文青”“真心”,期待对方出丑的样子,不也是一种“让我考考你”式的自恋吗?

这样看来,“你好特别”文学只是一场双方都深陷自恋而不自知的双输游戏罢了。

参考资料

【1】文明心知识|带你了解“巴纳姆效应” |@文明潮州 微信公众号

【2】没有一个年轻人,能逃过爹味攻击 |新周刊

撰稿 牧羊

编辑 西西

校对 向阳

排版 张颖娴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396 029 142 @qq.com

版权所有 ? 2020 海峡印刷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