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重温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有这样一段剧情令笔者陷入思考。讲狄仁杰夜探民情,偶入一农户家,农户为了将家里仅有的野菜让给客人吃,自己宁愿饿着肚子。饭桌之上,一碗野菜不仅让狄仁杰感受到村民的朴实善良,更让他看到了当时的“生民之苦”。可见,吃喝里的学问可真不少。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一句“吃了吗”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朴素问候方式,可以说中国的“吃喝文化”由来已久。虽然听上去是再日常不过的一句话,但有时“吃喝”又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事情。从事三农工作,与农民打交道,吃喝里更是大有讲究。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时常进村调研,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进村调研要让老乡们愿意说真心话,有时单靠嘴皮子上问是问不透的。此时,老乡家中的一顿便饭就可能成为工作推进的切入口和干群关系的润滑剂。碗筷的一拿一放之间,酒水汤羹的一品一尝之间,人便会不自觉地卸下防备、变得亲近,走完彼此心中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摸到基层实情。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有干部下乡“吃派饭”的传统,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来倾听民声、问计于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顿饭下来,话家常、听民情、体验民生,也是完成了一场深入调研。彼时,“吃派饭”也被认为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体现,至今不少干群“同吃一锅菜,共话一家亲”的美谈依旧在坊间流传。
吃农家饭,也得会吃。有人会问,饭还有不会吃的?还真有可能。尤其进村调研,如果不会吃农家饭,还真有可能耽误事。比如,老乡在衣服上一擦碗筷递过来,或是茶缸上有茶渍,你接不接、用不用?这当中的差异,有时就关系着农民接下来的态度。当然,现在我国乡村卫生环境早已今非昔比,这种案例并不多见了。但细节往往透露着一个人的态度,若坐不了农家凳、吃不了农家菜、喝不了农家水,那农民也会把你当成是客,说些待客之话,行些待客之道,再客客气气把你送走。我们换位思考一下,站在老乡的立场,饭桌上这些不合时宜的讲究往往会成为他们心中的一根刺,树立起彼此间的思想壁垒。心连不到一块,自然有话不会讲,工作难以进一步推进。如此吃喝反而适得其反。
其实,任何情感沟通都是双向的,若想让老乡把心里话讲给你听,你就得将心比心、得打心眼里把他们当自己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曾讲述自己最开始搞农民运动时,还保留有留学时期的习惯,常常身穿白色学生装、头戴白边帽,老乡们以为是地主来逼债催租,远远看到就躲开了。碰了几回钉子后,彭湃琢磨出来一件事——想要接近农民、赢得农民信任,得先走入农民的生活。于是他换上农民的衣服、戴上大斗笠,和农民一起挑粪搬运、锄草耕地,用当地土话与农民谈心,用拿着沾有鸡屎的碗和农民一起吃饭,这才逐渐取得广大农民的信任。置换到现代语境下,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干部们下乡调研也不必非得如彭湃一般,但能做到“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饭桌上抛开一些“娇气、贵气”,仍不失为一种与农民打交道的礼貌和智慧。当然,仅有礼仪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得有一颗为农的公心、真心,只有感情上、作风上、行动上真的入乡随俗,有“乡土气”,老乡们的亲切才能来得更持久一些。还是那句话,“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除了能吃农家饭、会吃农家饭,还得细心观察。“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最基本的民生,吃饭时不仅要听老乡说了什么,还可以多看看老乡平时吃什么,冰箱里面有什么,自来水通不通畅。这些看似日常琐碎的细节,却能真实地反映出老乡的生活状态。
当然,我们要和农民在饭桌上话家常、说些掏心窝子的话,但是该交钱交钱,该结账得结账。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吃喝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该刚性的地方不容妥协,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该人性化的地方,多接地气,守好公心。领会好吃喝里的学问,也有利于我们在调查研究中更好地听到实情、办好实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