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2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商贩在一家市场内等待顾客。(新华社发)
纵观英国“脱欧”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新冠疫情导致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引发供应链受阻、俄乌冲突导致通胀飙升,以及英国国内政治不稳等因素都加剧了英国的经济衰退。虽然“脱欧”公投后,英国随即确立了“全球英国”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一定进展,但重塑其全球贸易与投资版图的努力却远非坦途,英国经济仍面临艰难的重新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英国将陷入经济衰退,高利率和财政紧缩政策将加剧生活成本危机,今年英国经济将收缩0.6%,较上一次的展望大幅下调0.9个百分点,将成为七国集团(G7)中唯一经济萎缩的国家。
英国经济陷入困境,是一系列问题造成的,“脱欧”是其中一个重大因素。同时,新冠疫情导致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引发供应链受阻、俄乌冲突导致通胀飙升,以及英国国内政治不稳更是加剧了英国的经济衰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英国调整自身定位,“脱欧”后欲打造“全球英国”时,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了全球,给英国经济带来极大混乱。来自欧盟国家的卡车司机和其他工人的短缺使供应链危机雪上加霜,导致英国短期内出现食品和日用品紧缺。2020年9月份,英国各大超市被抢购一空,燃料供应处排起了长队,屠宰场成千上万的牲畜没人处理。英国“脱欧”本是想摆脱欧盟的官僚主义,但“脱欧”非但没有让繁文缛节消失,反而增加了出口成本,使许多英国企业遭受重创,导致英国经济2020年收缩了9.4%,经历了比其他G7国家更严重的衰退。英国有媒体报道称,“脱欧”贸易协议是“政府能谈判出来的最大灾难”。
自“脱欧”公投后,英国随即确立了“全球英国”的发展战略,力求建立面向全球的多元化经贸网络。在经历“脱欧”和疫情的双重打击后,英国更是加快了重构其贸易和投资版图的步伐。2021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英国最大货物进口来源国,中英双边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1100亿美元,中国成为了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英经贸投资合作也实现逆势增长。2021年,中英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达478亿美元,双方在金融、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对华经贸合作成为支撑英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积极开拓更广泛贸易伙伴关系。2021年2月份,英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5月份,英国与印度签订《增强的贸易伙伴关系协定》,提出在2030年前将两国贸易额翻番。2021年8月份,英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当年双方贸易额较2020年增长了3.7%。英国与相关国家双边自贸协定谈判也加速进行,截至2022年初,英国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覆盖英国贸易额的64%。这些举措加上数十亿英镑的政府援助,使英国经济得到支撑,2021年,英国经济增长7.5%,继2020年大幅萎缩后强劲反弹。
2022年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再次打断了英国经济复苏进程。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和食品危机导致英国通胀飙升,2022年1月份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5%,10月份涨幅更是升高到11.1%,创40年来新高。为抗击通胀,英国央行不得不持续加息,基准利率一再上调,导致贷款成本不断增高,严重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脱欧”和疫情双重影响,英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短缺,私人投资也大幅下跌,2022年,英国实际私人投资总额仅为550亿英镑,远低于预期的800亿英镑,加上前首相特拉斯的大幅减税政策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英镑急贬,遭到IMF和西方国家的一致反对,特拉斯被迫辞职。一系列事件导致英国GDP于2022年三季度下跌0.2%,四季度持续收缩,英国经济正式陷入衰退。
纵观英国“脱欧”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其“全球英国”战略虽取得一定进展,但重塑其全球贸易与投资版图的努力却远非坦途。在重点方向上,英国的收获均颇为有限,与欧盟达成的是条件并不优厚的自贸协定,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久拖不决,与印度的自贸区谈判也非一帆风顺。2022年前11个月,中英双边贸易额突破950亿美元,截至2022年9月份,中英双向投资存量超过506亿美元,较疫情前增长80亿美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中英双边合作互补性强、韧性十足,中国仍是促进英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近来英国追随美国在高科技领域采取对华“脱钩”政策,英国经济失速势将成为必然。尽管英国政府于2022年8月份制定了发展中国家贸易计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优厚的市场准入待遇,以推动英国与拥有33亿人口的新兴经济体合作,但远水解不了近渴,IMF预测英国2023年经济持续衰退也在情理之中。IMF预计,2024年英国将成为全球主要工业国中经济增长最慢的国家。英国央行此前也预测,英国GDP将连续两年负增长,将是英国一个世纪以来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王涛)
关键词: